问题 | 罚金刑的实施方法有哪些 |
释义 | 我国刑法关于必并制罚金刑的规定存在问题,特别是在贪污和贿赂犯罪方面。现行刑法对财产犯罪规定了罚金,但对贪污和贿赂犯罪未规定罚金,这可能导致犯罪分子逃避经济上的惩罚。此外,对个人贪污或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的情况,既没有规定罚金也没有规定没收财产,这是立法上的缺陷。贪污和贿赂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只有通过并科罚金刑才能有效遏制这种犯罪行为。 法律分析 二、必并制罚金刑立法之检讨综观我国的刑法典,稍加分析便可发现,我国刑法关于必并制罚金刑的规定,至少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必并制罚金刑的立法配置不当。我国现行刑法对抢劫、盗窃、抢夺、诈骗等财产规定了必并制罚金刑,而对贪污、贿赂犯罪的犯罪行为人没有规定罚金。在我国现行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中,除对单位受贿、行贿规定了并处罚金外,在许多条款中,只规定了,而没有规定并处罚金,虽然没收财产的刑罚强度高于罚金,但除犯罪行为有特别严重的情节,犯罪分子被判处和的才并处没收财产外,对其他情况都是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这实际上给司法实践留下一个缺口,有可能使许多贪污贿赂犯罪分子逃避经济上的惩罚。并且个人贪污或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的,既没有规定处以罚金也没有规定处以没收财产,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上的一个缺陷。贪污贿赂犯罪具有和财产犯罪的双重属性,其社会危害性及对的侵害与盗窃、诈骗、抢夺等犯罪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这种贪利性犯罪只有从经济上给予严厉惩罚,如并科罚金刑,才能有效地遏制贪污和贿赂犯罪。 拓展延伸 罚金刑的实施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罚金刑是一种法律制裁措施,用于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其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根据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经济状况,判决一定数额的罚金;二是根据判决书规定的时间限制,要求被罚人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罚金;三是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使被罚人能够按照自身经济能力逐步缴纳罚金。罚金刑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刑法相关条款、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依据为司法机关在判决罚金刑时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指导,确保了罚金刑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语 针对我国刑法关于必并制罚金刑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应当认识到立法配置不当的缺陷。贪污和贿赂犯罪的犯罪行为人没有规定罚金,这给司法实践留下了一个缺口,可能使许多贪污贿赂犯罪分子逃避经济上的惩罚。对于这种贪利性犯罪,应从经济上给予严厉惩罚,如并科罚金刑,以有效遏制贪污和贿赂犯罪的发生。罚金刑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法律依据确保了罚金刑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三节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二百一十条 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书面、电话或者当场通知证人、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 在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制作询问通知书。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出示询问通知书和人民警察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