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区别 根据我国 民法典 ,“ 法人 ”是指具有 民事权利 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这里规定得相当明确,法人是一种组织,而不是某一个人。 “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 “法定代表人”是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以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董事长的法人,经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可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二、法定代表人的风险是什么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就是为了防范个人风险而设置的。只要合法守法经营法律风险几乎可以忽略。首先,公司应依法出资到位,其次不能抽逃出资,满足这两个条件后,无论公司对外负债多少,股东均不需要以出资额以外的部分承担责任,因此合法经营的公司不存在会要法定代表人用个人财产偿债的风险。但是如果公司经营本身就不合法,比如偷逃税款、走私等,只要法定代表人知道这一违法行为就可能要承担行政或是刑事责任了。如果这个法定代表人本身并不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或者对违法行为不是直接负责人那么也是可以免责的。不过需要提供不知情或者没有参加公司经营的证据。 三、法定代表人是否可以辞职 法定代表人可以辞职。但需要在辞职之前办理完相应的审批手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般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计入登记于公司章程、营业执照等材料中。若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公司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区别的相关内容。虽然法人跟公司法定代表人两者看起来很相像,但实则有很大不同,大家要注意区分。 法律客观: 《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民法典》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