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赃款捐了慈善是否要追回 |
释义 | 赃款捐了慈善不需要追回。 因为慈善机构是可以向全社会公开募集慈善款的,而且并不审查这笔款项是来自何处,是何种性质,一律默认为来源于合法途径,属于合法资金。 也就是说慈善机构所得的募捐都是慈善机构善意有效取得,而且慈善款一般用于公益事业的,是对全社会有益的资金,用得其所,即使以前是赃款,通过慈善机构的使用也就净化了其不洁性。故不存在慈善机构退还捐款情形。 另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可以撤销赠与。 帮别人取了赃款犯法吗 1、帮别人取了赃款,如果当事人是不知情且未分赃原则上没有责任,但要能够举证证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明知是赃款,还为其提供帮助,自然涉嫌犯罪,按照共同犯罪的从犯处理。 2、其他人帮助提款,正是帮助犯罪人实施犯罪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3、《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定义及处罚原则: 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返还赃款是否可以为诈骗犯减刑 返还赃款可以为诈骗犯减刑,因为积极退赔可以认定为确有悔改表现。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该内容由 麻侦贤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