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释义
    收养关系涉及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利益,保护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体现在我国法律中。收养人一般需要30岁以上,无子女或者只有一个子女,有能力抚养和教育被收养人;生父母必须共同抚养子女;收养人和收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收养关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关于收养的法律特征,收养行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一)收养行为的条件和程序由法律规定;
    (二)收养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其主体包括收养人、送养人与被收养人;
    (三)收养行为必须按照自愿的原则实施;
    (四)收养行为导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
    (五)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之间。
    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是怎样
    (一)收养的拟制效力
    拟制效力,是指收养依法创设新的亲属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效力,也称收养的积极效力,具体表现为对养子女与养父母的法律效力以及对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的法律效力。
    (二)收养的消除效力
    消除效力,是指收养依法终止原有的亲属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效力,也称收养的消极效力,具体表现为对养子女与生父母的法律效力以及对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外的其他近亲属的法律效力。
    (三)养子女姓名权
    子女姓氏的更改,是收养的法律效力的表现之一。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的姓氏,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氏。
    (四)收养行为的无效
    无效收养行为,是欠缺收养成立的法定要件,不能发生收养法律后果的收养行为。前述法定要件,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在我国收养制度中,收养无效的原因和收养成立的要件是互相对应的。这里所说的要件,包括一般的、所有民事法律行为均须具备的要件,也包括特定的、收养法律行为必须具备的要件。
    (五)收养关系解除引起的法律后果
    收养关系解除的效力,是指收养关系解除后,对收养关系当事人发生的法律效果。收养关系解除后,根据被收养人此时的年龄状态有不同的法律后果。
    1、对未成年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近亲属的后果。收养关系解除后,首先要解决未成年被收养人的抚养、教育和利益保护问题。法律应始终考虑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坚持未成年人利益优先原则。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收养关系解除后,收养人没有继续对未成年被收养人提供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也不会继续承担与此相关的经济支出。
    2、对成年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近亲属的后果。对于收养关系解除后,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之间的血亲关系是否恢复的问题上,法律赋予被收养人与生父母以选择权,由各方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3、收养关系解除后的生活费、抚养费给付义务。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十八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但是,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