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婚前保证书能否在离婚时发生法律效力?
释义
    【案情】
    原告陈某与被告付某经人介绍相识,不久便在一起同居生活,并于2009年12月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被告付某在婚前写下保证书,约定:付某若与前男友杨某发生对不起陈某的事,付某须返还金子、彩礼及一切费用。婚后因双方缺乏了解,感情一直不好。2011年2月,被告生育一女陈某某,经亲子鉴定证实陈某某与原告无血缘关系,双方关系更加恶化并开始分居。原告以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同时要求被告返还彩礼及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近20万元。经法院调解,双方自愿离婚,被告一次性补偿原告45000元。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婚前保证书是对忠贞的约定且内容具体确定,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应支持原告的合理诉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婚姻法》只在道德层面鼓励夫妻间义务,婚前对忠贞的约定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婚姻自由原则,因而无效。
    【管析】
    笔者支持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婚前保证书是原被告婚前对女方忠贞的约定,该保证书违反了《婚姻法》第二条,其规定了婚姻自由原则。保证书只是对女方忠贞作出单方面规定,发生在婚前,以财产损失作为夫妻关系存续的先决条件,干涉了他人的婚姻自由,故应归于无法律效力。
    其次,婚前保证书亦违反了《婚姻法》第四条的规定,即公序良俗原则。《婚姻法》第四条规定了夫妻间义务,目的是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故该保证书仅具有道德层面的作用,不能理解为确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最后,可适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无过错的一方可以要求有过错的另一方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本案中,被告与前男友旧情复发并育下一女,违反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的规定,应承担赔偿责任。
    综述,婚前保证书不具有法律效力,陈某不能据此要求付某履行该保证书确定的义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