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居家隔离期间有没有工资 |
释义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企业应支付隔离导致不能正常劳动的职工工作报酬,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通过协商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避免裁员。停工停产期间,企业应按合同规定支付工资,若超过一个工资周期且职工未提供正常劳动,应发放生活费按规定执行。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通知的规定,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 《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规定: 一、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二、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拓展延伸 居家隔离期间员工的薪资保障政策 在居家隔离期间,员工的薪资保障政策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员工被要求居家隔离,但能够履行工作职责,公司通常会继续支付正常的工资。然而,如果员工因居家隔离无法履行工作职责,薪资保障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公司可能会提供特殊的病假或带薪假期,确保员工在居家隔离期间能够得到一定的薪资保障。此外,一些地区可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政府政策,规定了居家隔离期间员工薪资保障的具体要求。因此,员工在居家隔离期间应该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薪资保障政策。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通知的规定,新型冠状病毒导致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支付其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在居家隔离期间,员工的薪资保障政策会根据情况而定。如果员工能够履行工作职责,公司通常会继续支付正常工资;如果员工无法履行工作职责,公司可能会提供特殊的病假或带薪假期。此外,员工应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薪资保障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一条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