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交通事故责任可推定的情况有:当事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不予减轻。 一、肇事逃逸后逃逸该怎么认定责任 肇事逃逸后的责任认定具体如下: 1、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承担全部责任。 2、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即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又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依然应当认定全责。 二、开车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对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依法对驾驶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记12分。 三、电动三轮车与电动自行车相撞责任划分 责任的划分需要交警根据你们事故现场的情况来进行责任划分的,然后交警会出具一份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这样就知道责任各是多少。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由该当事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因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道路交通事故事实的,由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确有证据证明未逃逸当事人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当事人的责任;没有证据证明未逃逸当事人有过错的,确定其无责任。 三、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及毁灭证据的,由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