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哺乳期调岗降薪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哺乳期内无法定事由,单位不能解除,需给予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单位应按年限支付经济补偿,违反法规则需支付双倍赔偿。女职工享有怀孕、生育、哺乳期的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可投诉、举报、申诉,申请调解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在休假期间应获得工资,公司无故辞退员工需按法定情形给予补偿,若无法定事由,则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双倍赔偿。 法律分析 哺乳期内无法定事由,单位不能解除。需要根据工作年限和履行情况给予经济补偿金等。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相关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生育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依法享受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工资。劳动者因产前检查和哺乳依法休假的,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正常劳动支付工资。在休假完毕,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是需要按找法定情形给予补偿的。如果有法定事由辞退的应该延长到哺乳期结束,如果没有,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双倍赔偿。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哺乳期内,单位无法因此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单位应根据工作年限和履行情况给予经济补偿金。同时,《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规定,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法定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在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期间享受休假,单位应支付工资。如果单位无故辞退员工,需按法定情形给予补偿,若无法定事由,则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双倍赔偿标准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四条 【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六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