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吗 |
释义 | 法律分析:一、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吗 违法不是犯罪。两者存在以下去别: 1、性质不同: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即违法行为是包含犯罪行为的。 违反任何法律法规都构成违法,但是只有在违反刑法时才构成犯罪。 2、概念不同:违法,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犯罪,比违法更严重,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3、处罚方法不同:违法的处罚,可以是警告、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证件等。而犯罪的处罚,一般是拘役、管制、徒刑、死刑,可以并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只有满足下列条件的,才是犯罪行为: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根据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可见,犯罪行为侵犯了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利,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只有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是犯罪。违反了其他法律、法规,并未违反刑法规定的,不是犯罪。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必然以刑罚对行为人进行惩治。刑罚是犯罪行为人应当承受的法律后果。 刑罚的种类及量刑的幅度由刑法直接规定,其他法律、法规、规章不得创设刑罚的种类,或作出量刑相关的规定。 二、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3、触犯的法律有所不同。违法行为所触犯的法律,包括了刑法在内的法律法规;而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4、范围不同。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即违法行为是包含犯罪行为的,违反任何法律规定都可能构成违法,但是只有在违反刑法时才构成犯罪; 5、概念不同。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而犯罪行为是违反了刑事法律的规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6、处罚的方法不同。针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可以是警告、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证件等;而针对犯罪行为的处罚,一般是拘役、管制、徒刑、死刑,可以并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7、行为性质不同。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而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