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证监局警示函的后果 |
释义 | 通常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就表示上市公司存在违法违规的事项,属于利空消息,利空消息出台,会造成投资者对该公司失去持股信心,造成大量的抛压,抛压过重股价就会下跌。 所以如果上市公司如果被监管机构出具警示函,投资者短期内要远离这只股票。因为利空消息短期内不会很快被市场消化,引发上市公司出现融资难的情况,由此加大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 但是,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并不表示上市公司股票一定会出现下跌。如果上市公司警示的相关事项被上市公司快速地整改,加强管理,即使上市公司收到警示函,那么对股价的利空影响也相对较小。 警示函指的是上市公司或者相关人员在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证监会发出警示函予以警示,是证监会行政处理的一种方式。 证监会主要职责: (一)研究和拟订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制定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监管的规章、规则和办法。 (二)垂直领导全国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对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管理有关证券公司的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 (三)监管股票、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和国务院确定由证监会负责的债券及其他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托管和结算;监管证券投资基金活动;批准企业债券的上市;监管上市国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活动。 (四)监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规必须履行有关义务的股东的证券市场行为。 (五)监管境内期货合约的上市、交易和结算;按规定监管境内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业务。 (六)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按规定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的高级管理人员;归口管理证券业、期货业协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