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开庭当天可以否撤诉? |
释义 | 开庭前后都可提出撤诉,但需法院审查。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准许撤诉,除非有违法或强迫撤诉情况。撤诉情况包括未交费、拒不到庭、未经许可退庭、未交费等。对于无行为能力原告的法定代理人和第三人,拒不到庭或未经许可退庭可撤诉。但对于有违法行为的当事人,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 法律分析 开庭当天还可以撤诉。在案件进行宣判前,都可提出撤诉,但开庭后,是否准予撤诉法院会审查,一般没有违法情形或强迫撤诉情况的话,法院都会准许。 一般存在以下撤诉的情况: (1)原告或上诉人未按期交纳诉讼费用。 (2)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3)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 (4)原告应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交纳,或申请缓、减、免未获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按撤诉处理。 (5)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诉处理。 (6)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诉处理;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诉处理。 拓展延伸 开庭当天能否申请延期?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开庭当天一般是不能直接申请延期的。开庭是法庭审理案件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庭的正常运作,法院通常会按照事先确定的开庭日期进行审理。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当事人因故无法到庭或其他紧急情况,可以通过书面申请向法院提出延期的请求,同时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延期。因此,如果您确实有合理的理由需要延期开庭,请尽早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请注意,法院会根据情况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作出决定。 结语 开庭前提出撤诉,法院会审查情况后通常会准许。撤诉情况包括:未交纳诉讼费、拒不到庭、未经许可退庭、未预交案件受理费、法定代理人拒不到庭等。但案件涉及违法行为时,法院可不按撤诉处理。开庭一般不可直接延期,但特殊情况下可书面申请延期,并提供充分理由和证据。法院将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作出决定。如需延期,请尽早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一)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 (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 (三)案情复杂或者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 人民法院审判前款规定的案件,法律规定由法官独任审理或者由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从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