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有哪些处罚
释义
    欺骗消费者行为的处罚及消费者应对方法。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消费者需按消费者要求赔偿三倍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不足500元则为500元。消费者可保留发票等证据,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若无法解决可起诉。消费者应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如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如需法律途径可撤回申诉向法院起诉。欺诈消费者行为包括掺假、虚假宣传、骗取预付款等多种行为。
    法律分析
    一、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有哪些处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欺诈消费者的,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二、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怎么办?
    1.可以保管好发票等等证据,搜集好证据之后先去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如果仍然不能解决就只能通过法院起诉解决。
    2.消费者决定申诉时,应依照商品和服务的性质向具有相关职能的行政部门提出。
    3.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后,如果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调解书。如果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可撤回申诉,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如果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撤回申诉,向人民法提起诉讼。
    三、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9.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结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对欺骗消费者行为的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经营者欺诈消费者,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则为五百元。对于遭受欺诈的消费者,应保管好相关证据,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法院起诉解决。消费者也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并根据商品和服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途径解决。欺诈消费者行为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行为。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或者对平台内经营者未尽到资质资格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九条 经营者应当努力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合法利润。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3: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