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犯罪判定原则 |
释义 | 未成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界定为14-18岁,根据法定刑的下限或下一档次处罚,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家长或监护人管教或政府收容教养,必要时政府可收容教养。 法律分析 下面我将针对年未成年犯罪如何判刑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如下: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下的下限处刑;这里指的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实判在五年以下处罚。 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 这里指的“必要的时候”,是指家中无人管教或者家长、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众、或者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收容教养的时候,政府从社会保护的角度出发,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犯罪判定标准的法律探讨 《未成年人犯罪判定标准的法律探讨》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判定标准的探讨和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如何准确、公正地判定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判定的标准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进行界定,明确刑事责任的起始点。其次,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社会背景等因素,以确定判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探讨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平衡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社会安全的关系,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通过本文的法律探讨,旨在为未成年人犯罪判定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法律实践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结语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可以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未成人保护法》强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成年人犯罪判定标准的法律探讨对于准确公正地判定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判定的标准,旨在为未成年人犯罪判定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法律实践的公正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