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当选村书记的9个条件 |
释义 | 当选村书记的9个条件如下: 由于每个地区的政策不同,导致当选村书记的条件不同,具体要看当地政策是怎么规定的,一般情况下,当选村书记需要满足以下9个条件: 第一:属地条件,具体指的是,竞选村书记之人必须满足户籍在本村的条件; 第二:机关里负责开拓市场的工作人员,选拔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干部,需走村委会成员选举流程; 第三:身体条件,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条件不满足选举村书记条件的,但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工作,且身体健康的人不超过年龄限制; 第四:政治条件,拥有政治权益,是合法村民,这样才能选举村书记; 第五:年龄条件,参选者年龄满18周岁,没任何违法记录; 第六:能力要求,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能力,比如,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企业家;第七:人品要求,道德高尚、讲信用、为人友善、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在农村有一定威望; 第八:素质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听党话、跟党走,认真学习践行党的路线方针; 第九:有责任心,为老百姓着想,有干事创业激情,有奉献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村书记的责任和义务 村支书工作职责: 1、负责全村工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 2、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决定的事情,由村党支部指导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3、领导制定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保证规划实施。 4、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5、领导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6、管理集体资产,协调利益关系,组织生活服务和集体资源开发,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7、搞好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8、负责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9、领导本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 党务工作(包括党员发展,村干部管理等)。 村书记怎么选举产生 村书记选举流程:1、首先确定支部成员的候选人,候选人名额要超过所选人数的1到3人,属于差额选举。这个是经过党员大会充分讨论后初步确认,再经村民代表会评议后确定,上一届支部委员会同意后报上一级党委批示后,在村里公示栏公示七天后无异议才成为候选人名单。 2、这些候选人要进行严格审核,无犯罪前科,无违纪记录,无失信名单的才可参加选举。这个是经各部门相关程序进行核审的。 3、召开党员大会选举的时间,要提前三天通知到每一位党员知道,决不能搞突然袭击。参会的党员人数要符合规定的人数,选举结果才算成功。 4、党支部委员的选举釆取无记名投票选举,被选举人得票要超过参会党员的半数才为成功,按照得票的多少以次选择名额数,作为新一届党支部成员。 5、选出的支部成员的分工也是经过投票选举的,只不过是在这些当选的支部成员中进行,采取这种方法分工不成的,上级党委可以仼命支部书记,支部书记给新的支部委员分工分管各自的工作。 6、新的农村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后,要将相关情况报请上级党委审批后,委派乡镇干部对新旧干部的工作进行交接,新的党支部就进入了正常工作。 各地的情况不同,方法步骤上有出入,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换届选举决不能违犯党的组织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三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该内容由 嵇小函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