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法规 |
释义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原则: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赔偿,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有过错按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事故中,无过错的一方由机动车承担责任,有过错的适当减轻机动车责任;若非机动车/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机动车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赔偿的诉讼程序与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的诉讼程序与赔偿标准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者或其代理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提起诉讼,通过法庭审理来获取合理的赔偿。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举证、开庭审理等环节,其中举证是关键,双方需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赔偿标准则是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伤害程度、责任划分等因素确定的,包括医疗费用、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失抚慰金等。根据不同情况,赔偿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受害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诉讼程序争取合理的赔偿。 结语 交通事故赔偿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的,保险公司在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有过错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双方都有过错则按比例分担。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无过错则机动车一方负责赔偿,有过错则根据过错程度减轻赔偿责任。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在诉讼程序中,受害者需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赔偿标准根据损失、伤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受害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身权益,争取合理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邻省、市(地)、县交界的国、省、县道上,以及辖区内交通流量集中的路段,设置标有管辖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及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的提示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