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动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
释义 | 不动产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可以中断、中止,最长不超过20年。解决不动产纠纷可通过调解协商、仲裁、行政和诉讼等途径。调解协商是当事人通过房地产管理部门或组织部门的主持,达成和解协议;仲裁是通过房地产仲裁机关作出仲裁决定;行政解决是行政管理部门对纠纷进行处理。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三年内追诉或通过协商、仲裁、诉讼解决不动产纠纷。 法律分析 一、不动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动产纠纷诉讼的时效是三年的时间。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要依法登记的而未经登记的,不发生物权效力,请求相关权利时,诉讼的时效为三年。 诉讼时效可以中断、中止,但是最多不能超过20年。当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已经超过20年的话,人民法院不会再保护权利人的权益。 二、不动产纠纷怎么解决? 不动产纠纷可以通过调解协商、仲裁、行政和诉讼等途径加以解决。 不动产纠纷的调解协商解决。调解是指房地产纠纷的当事人,在不能相 互协商纠纷时,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在房地产管理部门或街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其他组织部门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根据有关房屋的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相互谅解,达成和解协议,使房屋纠纷及时得到解决的一种方式。协商是指房地产纠纷的当事人双方,在没有第三 者参加的情意下,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精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达成协议,使房屋纠纷得到妥善解决的方式。协商解决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迅速稳妥,并且有利于双方当事人统一认识,增进了解,不伤感情。 不动产纠纷的仲裁解决。房地产纠纷仲裁是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在房地产所有权、使用权、买卖、租赁和拆迁等方面发生纠纷,经过协商不能解决时,请求房地产仲裁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行政规章、规定作出仲裁的活动。它是一种准司法性的专业化仲裁。房地产仲裁由市、区、县设立的房屋纠纷仲裁委员会负责进行,实行一次裁决制度。房地产纠纷仲裁大大减轻了人民法院的负担。 不动产纠纷的行政解决房地产纠纷的行政解决是指经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机关调解无效或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又后悔的房地产纠纷,由该行政管理部门对该纠纷进行处理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解决一般经过一级行政决定和行政复议的前提和必经程序。 如果双方当事人发生了不动产纠纷的话,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三年的时间。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三年的时间内进行追诉等行为。如果双方当事人发生了不动产纠纷的话首先可以通过协商进行解决或者是向仲裁机关申请民事仲裁或者是直接诉讼。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不动产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解决不动产纠纷的途径包括调解协商、仲裁、行政和诉讼等方式。调解协商是一种简单易行、迅速稳妥的方式,有利于双方当事人统一认识,增进了解,不伤感情。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性的专业化仲裁,可以减轻人民法院的负担。行政解决则是由房地产管理机关处理纠纷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三年内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不动产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二条 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条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