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开除后如何申请拒绝加班的补偿 |
释义 | 劳动者维权的程序包括与用人单位协商、投诉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和申请仲裁。具体的仲裁申请程序包括确定仲裁地、打印企业相关信息、填写仲裁申请表和提交相应的证据。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有权获得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工资确定。 法律分析 1.劳动者首先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协商。 2.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有关组织申请调解。 3.如果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用人单位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的具体程序如下: (1)确定仲裁所在地。一般根据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址确定仲裁地。 (2)到工商行政办事处打印企业相关信息。 (3)填写仲裁申请表。 到仲裁机构填写仲裁申请表,其主要内容包括:申请人信息、被申请人信息,即就是用人单位的信息、请求事项、事实与理由。 (4)提交相应的证据。 主要的证明事实包括:劳动关系的存在和企业要求加班而劳动者拒绝后企业违法解雇事实的存在。 4.如果对仲裁不服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外,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 经济补偿的标准是:工作满1年的,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个月支付;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支付。工资按解除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最长不超过12个月。 综上。劳动者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和步骤申请补偿。《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结语 劳动者在解决劳动争议时有多种途径可选择。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达成调解协议后用人单位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具体的申请程序包括确定仲裁地、获取企业信息、填写仲裁申请表,以及提交相关证据。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经济补偿的标准有所不同。综上所述,劳动者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和步骤申请相应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