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仲裁庭审理后的劳动仲裁程序概述
释义
    劳动仲裁出庭程序:包括开庭纪律、申诉申辩、调解裁决等步骤。被告不出庭:仲裁庭可缺席裁决,被告放弃权利。缺席裁决后,劳动仲裁裁决书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一、劳动仲裁出庭后的程序是怎样的?
    仲裁庭开庭裁决,可以根据案情选择以下程序:
    1、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
    2、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的申诉、申辩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
    3、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和被诉人的答辩;
    4、仲裁员以询问方式,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并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5、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
    6、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时,应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
    7、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
    8、对仲裁庭难作结论或需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应当宣布延期裁决。
    二、劳动仲裁被告不出庭怎么办?
    很多劳动仲裁申请人都担心如果被申请人不出庭,那么劳动争议是不是就无法得到解决,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按时参加仲裁开庭活动既是当事人的权利,也是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应当根据通知的开庭日期和开庭地点积极应诉,到庭参与庭审。
    被申请人在收到书面开庭通知后,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以缺席裁决。如果被申请人在开庭后未到庭,而且没有正当理由的,即视为被申请人主动放弃了仲裁庭调查、质证、辩论、发表最后意见等一系列的权利。仲裁庭可以对申请人进行调查、审查核实证据、听取意见,并审查被申请人提交过的书面材料后直接作出仲裁裁决,即缺席裁决。缺席裁决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会依法做出仲裁裁决,对发生效力的劳动仲裁裁决书,被申请人逾期不执行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结语
    劳动仲裁出庭程序包括:书记员查明到庭人员、宣布庭纪;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告知权利义务;听取申诉和答辩;调查问题、征求意见;当庭调解;休庭合议并裁决;复庭宣布裁决;疑难案件延期裁决。被告不出庭时,仲裁庭可缺席裁决,被告视为放弃权利。裁决生效后,如被告不执行,申请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争议仲裁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应积极参与庭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五条 【作出裁决】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九条 【证据及举证责任】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提起诉讼】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