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劳动合同期限内被辞退的无固定期限合同雇员赔偿问题 |
释义 | 解雇赔偿计算及辞退员工风险应对。根据劳动法,双方协商解除合同需支付补偿金,单方面解除需支付双倍赔偿金。试用期内单位可合法辞退,否则需支付赔偿金。辞退员工需遵守条件,如提前通知、支付补偿金等。建议聘请律师提供证据、书面通知、计算补偿金,并与员工协商达成和解。 法律分析 一、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被辞退赔偿怎么计算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若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违法的,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双倍赔偿金。 1、辞退合法的,劳动者具有法定过错的没有补偿,其它的按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违法辞退的按经济补偿金二倍支付赔偿金,不因无固定期限合同不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合同的,没有补偿。其中,因为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没过试用期被辞退赔偿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1、在试用期内,如果单位能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合法的辞退员工,不需要支付补偿。 2、在试用期内,如果单位不能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不是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理由辞退员工的,属于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违法辞退员工。 三、被辞退怎么办 【风险提醒】公司辞退员工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一件事,但是实际上公司辞退员工有着严格的条件,如果不符合法定的解除要件,公司不可以随意辞退员工。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并不清楚这些条件有些什么,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1.没有任何理由地辞退员工,结果被员工申请仲裁,最终无法实现目的,且声誉等受到影响 2.用人单位没有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员工,员工拒绝离职,影响用人单位之后的工作安排。 3.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没有给员工支付相应的劳动补偿金,员工申请仲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专家建议】如果用人单位有想要辞退员工的需求,聘请一个专业的律师可以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为用人单位收集该员工符合法定解除条件的证据,违反劳动纪律等证据好搜索,比较困难的不能胜任工作的证据也可以收集到。 2.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提前三十天写好书面通知并且发送给劳动者。 3.计算好辞退员工所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防止因为疏漏而被仲裁。 4.与被辞退员工积极协商沟通,尽量通过专业技术与员工达成协议,实现和平的辞退。 结语 在处理劳动合同解除和辞退问题时,合法合规非常重要。请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前慎重考虑,并确保符合法定解除条件。如果需要辞退员工,请聘请专业律师提供支持,收集证据、发送书面通知、计算经济补偿金,并与员工积极协商,以实现和平解决。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经济成本,确保公司声誉和工作安排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