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突发性事故的应急组织和网络 |
释义 | 突发性事故是现代社会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包括高致病流行性病的爆发、火灾等,它既有突发和难以防范的一面,又有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减少、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投入相当的资金、人力、物力,采取规范措施以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地方性紧急情况认识和准备”的文件——阿*尔(APELL)计划。计划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及群众团体对突发性事故的警觉与认识,因为许多重大、恶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只要平时提高警惕,加强管理和防范,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即使发生了重大的突发性污染事故,只要懂得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和紧急救援的知识与技能,就能对其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置,尽可能降低污染事故的危害程度”。应急组织应该是各级地方组织领导下的统一组织,对于不同事故仅工作重点不同,例传染性疾病爆发,卫生部门是重点;危险品事故,环保、公安部门是重点等等。发生事故临时成立“领导小组”不是最好的方法。 l995年,在国家环保局领导下成立了“全国环境保护系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机构”,包括:①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及应急值班系统,由国家环保局和各省市环保局有关领导、污染控制司(处)、监督管理司(处)、自然保护司(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列出值班电话和传真号,便于联系;②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机构及通讯联络,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主,下设领导小组、技术组、通讯组、交通组各成员的通讯电话、家庭住址均一一列出,便于联络。并对应急监测仪器设备与器材的装备作了规定,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的要求是:①快速简易检测箱(管);②便携式现场测试仪器;②实验室仪器与器材;④防护器材;③通讯联络器材;⑧监测车或交通车辆。并对各地开展污染事故隐患调查、管理、建立查询系统、资料信息系统,加强宣传,技术培训和应急监测科研工作作了部署。 (一)、应急响应系统 应急响应系统包括: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组织系统;应急通讯系统;应急防护和救援;应急预案和应急状态终止等6个部分。 1.应急响应程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与处置的特点,要求一旦事故发生,必须尽快进行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小或消除事故造成的损失。为了使事故的应急处理做到有条不紊,需要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程序。 2.应急组织系统 应急组织系统以县以上行政区域作为应急响应程序的框架,依据我国部门间行政职能的划分,可设立以下相应的应急组织:①应急委员会,由当地政府和环保、公安、消防、卫生、水利、气象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审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计划,并协调落实部门关系,在处理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统一协调应急行动。②应急办公室:是应急组织中的常设机构。为便于日常工作,可由环保部门各科室和监测站的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和落实应急计划,建立技术储备,接收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报警;处置一般污染事故,重大污染事故在报告应急委员会的同时作先遣处理。③在应急响应时提供各种专业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