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缓刑犯能随意离开监狱吗? |
释义 | 缓刑期间需批准方可外出。缓刑是对犯罪分子宣告定罪但暂不执行刑罚的制度,由考察机构进行一定期限的考察。被宣告缓刑者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规定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若离开所居住地的市、县或搬迁,需经考察机构批准。 法律分析 缓刑执行期间能外出。缓刑执行期间要经得考察机关批准后,可以外出。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察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拓展延伸 缓刑犯是否享有监外执行的权利? 缓刑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享有监外执行的权利。监外执行是指在缓刑期间,法院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和社会适应情况,决定将其从监狱中解救出来,让其在特定的监管和辅导下回归社会。监外执行的目的是帮助犯罪分子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实现社会融入和再教育。但是,监外执行并非缓刑犯的绝对权利,而是根据法律规定和个人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的。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性质、犯罪人的悔罪表现、再犯风险评估等因素,来决定是否给予缓刑犯监外执行的机会。因此,缓刑犯是否享有监外执行的权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 结语 缓刑执行期间能外出,但需要考察机关批准。缓刑是对犯罪行为人宣告定罪后,先行暂不执行刑罚的制度。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规定报告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规定的会客规定,并在离开所居住地或迁居时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犯是否享有监外执行的权利,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个人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监外执行的目的是帮助犯罪分子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实现社会融入和再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二十九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根据监狱考核的结果,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章 执行刑罚 第四节 对又犯新罪罪犯的处理 第三百一十六条 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对留看守所执行刑罚的罪犯,因犯新罪被撤销假释的,应当根据侦查、审判需要,由犯罪地看守所或者原执行看守所收监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法律文书制作逮捕证并立即执行。必要时,可以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协助执行。执行逮捕后,应当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公安机关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应当将执行情况和未能抓获的原因通知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逃的,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撤销逮捕决定之前,公安机关应当组织力量继续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