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犯罪人是否符合法定缓刑条件决定是否缓刑,与被害人的谅解无直接关系,但谅解可作为考虑条件。对于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人,若犯罪情节轻、悔罪表现好、无再犯罪危险、缓刑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可宣告缓刑。 法律分析 是否缓刑,取决于犯罪人是否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与是否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取得谅解的可以作为缓刑的一个考虑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拓展延伸 法律上对于得到谅解书判缓刑的几率如何评估? 法律上对于得到谅解书判缓刑的几率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评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犯罪行为的性质、犯罪人的前科记录、案发时的情境、被告人的态度和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意见等。法庭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决定是否给予缓刑,并在判决中明确相关条件。一般来说,如果犯罪行为较轻、被告人有悔罪表现、受害人同意给予谅解,那么得到谅解书判缓刑的几率相对较大。然而,每个案件都是独特的,最终判决结果取决于法官的判断和法律的适用。因此,无法简单预测得到谅解书判缓刑的准确几率,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结语 根据法定的缓刑条件,是否缓刑与被害人的谅解并无必然联系,但谅解可作为缓刑的考虑条件之一。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且不会对社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然而,法律上评估得到谅解书判缓刑的几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行为性质、前科记录、案发情境、被告人态度和悔罪表现以及受害人意见等因素。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法简单预测得到谅解书判缓刑的准确几率,最终判决结果取决于法官的判断和法律的适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