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敲诈勒索罪是否可判死刑?
释义
    敲诈勒索罪的处罚上限是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可判死刑。立案金额根据不同情形确定,如曾受过刑事处罚、对特殊人群敲诈勒索等。敲诈勒索罪的要件包括使用威胁或要挟方法,侵犯公私财产和人身权益,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具有故意和非法占有目的。追回合法债务不构成该罪。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的处罚上限是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敲诈勒索罪最重不可判死刑。
    敲诈勒索罪立案金额
    根据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数额立案,一般按照“数额较大”的标准规定的百分之五十确定。具体情形如下所述:
    1、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2、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3、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4、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5、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6、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7、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此时,其中勒索同时具有上述情形之一,那么对立案金额的要求则为1000元-2500元以上。
    敲诈勒索罪由哪些要件构成
    所谓要挟方法,通常是指抓住被害人的某些把柄或者制造某种迫使其交付财物的借口,如以揭发贪污、盗窃等违法犯罪事实或生活作风腐败等相要挟。一般来说,威胁、要挟内容的实现不具有当场、当时性。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既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对其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为了追回自己的合法债务而对债务人使用了威胁手段,由于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构成本罪。
    结语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的处罚上限是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最重不可判死刑。根据立案金额的标准规定,敲诈勒索罪的立案金额要求为1000元-2500元以上,同时满足其他严重情形。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并具有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若行为人使用威胁手段追回合法债务,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敲诈勒索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认定为犯罪的,应当酌情从宽处理。
    被害人对敲诈勒索的发生存在过错的,根据被害人过错程度和案件其他情况,可以对行为人酌情从宽处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3: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