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假公检法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涉及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对于受害人而言,可以通过报案、起诉、申请赔偿等方式追究责任,同时也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法律依据: 1.《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以假冒公务员身份行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以假冒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仲裁员身份行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民法典》第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依法受到保护和限制。” 4.《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以假冒公务员身份行骗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并由公安机关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再与其发生工作关系或者交往。” 以上法律依据表明,假公检法行为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也属于治安管理范畴。因此,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