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退休工龄计算公式 |
释义 | 退休工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等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 2 乘以缴费年限乘以 1 %等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 加本人平均缴费指数)除以 2 乘以缴费年限乘以 1 %。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相加,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 、合并计算: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 、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 32 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 100 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退休金发放条件如下: 1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国家规定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为 60 岁,女性法定退休年龄为 50 岁到 55 岁之间,具体年龄以当地的政策为准; 2 、具有缴纳社保满足一定年限:需要缴纳社会保险满足一定的年限,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社保所需年限不同,常见的要求是缴纳满 15 年、 20 年或 25 年等; 3 、未享受其他社会保障待遇:如享受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待遇的,可能会影响退休金的发放; 4 、申请退休金: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申请,提供相关的证件和材料,经过审核后方可获得退休金。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社保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情况需咨询当地的社保局或退休管理部门。退休金的发放也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和程序,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六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第十八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