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法证据原件的效力是如何的
释义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
    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事实。真实可靠的证据是法院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
    受行政诉讼性质决定,其证据制度具有如下特点:⑴行政诉讼证据所要证明的最终事实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⑵行政诉讼被告必须自始至终地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⑶行政诉讼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证人和原告收集证据,作为被告代理人的律师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⑷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收集证据的权力,而无收集证据的义务,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判断证据。
    行政诉讼法证据原件的效力是如何的?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5)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6)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7)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8)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9)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法院在庭审中经过质证的证据,能够当庭认定的:应当当庭认定;不能当庭认定的,应当在合议庭合议时认定。法庭发现当庭认定的证据有误时,应及时予以纠正。在庭审结束前发现认定有误的,应当重新进行认定;在庭审结束后宣判前发现认定有误的,在裁判文书中予以更正并说明理由,也可以再次开庭予以认定;对有新的证据材料可能推翻已认定的证据的,应当再次开庭予以认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8: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