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误解的合同有效吗? |
释义 | 合同在未被撤销前,符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有效。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合同,行为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后,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一、合同不完整有效吗 合同不完整,只要是属于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公序良俗属于有效的合同。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被撤销前是否有效? 合同被撤销前仍然是有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具有以下特点: 1.可撤销的合同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合同。 2.可撤销的合同一般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在英美法系,大多规定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撤销权人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3.可撤销合同的撤销要由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来实现。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非自愿签的合同是否有效 非自愿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无效。受骗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违反真实意思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或者第三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违反真实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