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驾车肇事逃逸,法律如何制裁?
释义
    未成年开车撞伤人的处罚:16周岁以上需承担刑事责任,无证驾驶者;未满16周岁者不判刑,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规定,违法行为包括:无证驾驶、将车交由无证驾驶者、逃逸未构成犯罪、超速50%、强迫驾驶造成事故未构成犯罪。罚款范围200-2000元。
    法律分析
    未成年开车撞伤人的处罚如下: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无证驾车撞伤人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未满十六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驾车肇事逃逸:法律如何保护受害者权益?
    未成年人驾车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受害者来说,法律有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益。首先,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在驾车过程中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发生肇事逃逸,将面临严厉的制裁。其次,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向肇事者追偿损失,包括医疗费用、精神损失等。同时,刑事诉讼也将对肇事者进行起诉,可能面临刑罚。此外,法律还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法律通过制裁和保护措施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以确保交通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未成年人驾车肇事逃逸是严重违法行为,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和相应处罚措施。受害者在法律保护下享有维权权利,可通过民事诉讼追偿损失。同时,肇事者也将面临刑事起诉和可能的刑罚。法律还鼓励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意识。综上所述,法律通过制裁和保护措施确保交通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7: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