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已履行完毕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释义
    已履行完毕的合同存在可撤销事由的是可以请求撤销的。具体事由有: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所订立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围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显失公平所订立的合同。
    一、合同中未规定是否是可撤销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订立显失公平的。
    二、聋哑人签订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合同不违反法律规定,聋哑人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聋哑人在与他人签订合同过程有发生以下这些情形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知道该欺诈行为的。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5、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反之,如果聋哑人在签订合同时,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或翻译的第三人,并没有存在胁迫、欺诈或乘人之危的情形的,那么这个合同就是聋哑人自身的真实意思表示。
    三、银行借款抵押合同是否可撤销
    银行借款抵押合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撤销的。当事人可以协议撤销;存在法定可撤销事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撤销。法定可撤销事由分别有以下几种: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的情形可申请撤销;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的情形;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形可申请撤销;法定其他情形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