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擅自使用别人的商标会被怎么处理 |
释义 | 擅自使用他人商标的处理及认定标准:侵权人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伪造商标工具;违法经营额超过5万元则处以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不足5万元则处以25万元以下的罚款;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或有严重情节者将从重处罚。擅自使用他人商标的认定包括: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2)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易导致混淆;3)销售侵权商品;4)未经许可更换商标并投入市场。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中,在没有经过商标权利人的许可,就擅自使用他人商标的,一般会被作如下处理: 擅自使用他人商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处理时,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成立的,首先就会被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且还会当场没收、销毁侵权商标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如果发现侵权人违法经营额已经达五万元以上的,那么,相应地就会被工商部门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要是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相应地也会被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在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会被从重处罚,不过这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实践中,以下几种行为会被认定擅自使用他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处理方式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或与他人商标相近的标识,侵犯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商标侵权行为将面临法律后果和相应的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商标侵权者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对于商标权人而言,可以采取诉讼、申请行政执法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处理商标侵权行为的方式包括警告函、调解、和解、仲裁等。权利人还可以申请商标保护措施,如禁止侵权行为、要求销毁侵权产品等。综上所述,商标侵权行为将面临法律严惩,而商标权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商标侵权是严重侵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或与其相近的标识的行为,将面临法律后果和相应的处理方式。商标侵权者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商标权人可以通过诉讼、申请行政执法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还可以采取警告函、调解、和解、仲裁等方式来处理商标侵权行为。权利人还可以申请商标保护措施,如禁止侵权行为、要求销毁侵权产品等。总之,商标侵权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商标权人有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七条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