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是否有未遂 |
释义 | 职务侵占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判断是否属于既遂或未遂,关键在于财产所有权是否发生了转移,单位是否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数额较大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最高法指导意见规定,可根据数额确定量刑起点。 法律分析 1、犯罪行为的成就或未成就方面,关键是看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侵害财产犯罪的结果,应当以是否给刑法所保护的财产权益造成损害为标志。区分职务侵占成就或未成就的标准就是看财产所有权是否遭到侵害,财产的所有权是否转移到他人名下。换句话说,只要单位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就应当认定为该罪的成就,而不应当考虑犯罪人员是否控制了该财物。因此,要认定侵占罪未成就,必须认定被侵犯的财产的所有权是否发生了转移,以及公司、企业等是否失去了对财产的控制。如果没有发生转移,公司、企业没有失去控制,那么就是职务侵占未成就,如果发生了转移,公司、企业失去了对财产的控制,那么就是成就。 2、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法律依据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该内容由 韦端宁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