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继承人继承房屋后,需要处理房屋中的抵押、质押等债务问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继承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执行抵押、质押合同:如果房屋中存在抵押、质押合同,继承人应当履行合同义务,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偿还债务。 2. 协商解除抵押、质押:继承人可以与债权人协商解除抵押、质押,如无争议则可以解除。 3. 取消抵押、质押登记:如果抵押、质押已经履行完毕,继承人可以向抵押、质押登记机关申请取消登记。 4. 诉讼解除抵押、质押:如债权人不同意解除抵押、质押,继承人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除抵押、质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继承人继承房屋等不动产的,有权处理不动产中的抵押、质押等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六条:“抵押权人应当在设定抵押权后,及时向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当事人对有关不动产权属、用益物权、抵押权、质权、担保物权等纠纷,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