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勤人员是工人吗
释义
    工勤人员定义存在差异,有些地方招收临时工勤人员,待遇与正式工勤人员不同。本文指的是有正式编制的工勤人员,分为行政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前者不能转为公务员,后者可以通过竞争上岗获得干部身份。正式编制工勤人员适用于劳动法调整,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意见,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以及其他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适用劳动法。
    法律分析
    一、工勤人员定义:传统的工勤人员占用编制,为工人身份,但现在各地执行政策好像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招收的是临时工勤人员,所以待遇会有很大差别.而这里指的是有正式编制的工勤人员,一般分为行政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前者服务于公务员系统,但不能转任为公务员,后者服务于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竞争上岗获取干部身份。
    二、正式编制工勤人员适合劳动法调整:《劳动法》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条: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应劳动法。
    拓展延伸
    工勤人员的劳动关系及法律依据解析
    工勤人员的劳动关系是指工作单位与工勤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和权益义务关系。根据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工勤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享有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休假等权益。工勤人员的劳动关系主要受《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依据约束。其中,《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事项,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则为工勤人员提供了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工勤人员及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结语
    工勤人员的劳动关系是指工作单位与工勤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和权益义务关系。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工勤人员享有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休假等权益,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工勤人员及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