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偷税漏税举报途径是什么? |
释义 | 如何向税务机关举报企业偷税漏税方式,包括带资料到税务稽查局、网上举报和电话匿名举报。《刑法修正案(八)》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立案标准包括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等情况。现行偷税罪规定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工人下岗,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公民发现逃税漏税行为应及时举报,补缴欠税即可避免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向税务机关举报企业偷税漏税方式是什么? 1,带上举报资料可以直接到当地税务稽查局举报, 2,也可以进税务网站举报,举报需要有公司偷税漏税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过去, 3,还有一种就是打电话匿名举报,把,知道的怎样偷税漏税的真实情况说给他们听,税务稽查马上会行动起来。 根据我国最新《刑法修正案(八)》已经没有“偷税罪”这条罪名了。第二百零一条为“逃税罪”。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立案标准: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目前偷税罪规定的负作用大。按照目前的偷税罪规定,一个企业如偷税达到一定数额、比例,一旦发现,不管企业是否积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接受罚款,都会定罪。这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工人下岗需要重新安置,企业老总因为偷税被判刑。很显然,这种处理方式无论对国家、社会、企业和本人都无好处,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缴纳税务是作为公民和企业的义务。如果有发现企业或者是他人有逃税漏税的行为,公民应该及时向相关税务部门进行举报。针对于逃税漏税不需要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只需要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再将所欠税务进行补交即可。 结语 举报企业偷税漏税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直接到税务稽查局举报,也可以在税务网站举报,还可以通过匿名电话举报。根据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偷税罪已经被逃税罪取代。逃税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等行为,并设定了数额和频次的要求。目前的偷税罪规定可能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举报逃税行为有助于维护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缴纳税款是公民和企业的义务,如果发现逃税行为,应及时向税务部门举报,补交税款以避免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六十五条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征收管理,适用关税征收管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四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