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益性用地指的是哪些
释义
    公益性用地是指基础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国家机关和军事用地,公园绿地和自然保护区域。
    公益事业用地,顾名思义是指用于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所规划使用的土地,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等非盈利项目用地。一般情况下,公益事业用地通常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
    对于不同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所有权的规定如下:
    1、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法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2、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依法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3、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综上所述,公益事业用地应包括学校、公园等非盈利项目用地,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 用于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所规划使用的土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六十条
    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
    (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二)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
    (三)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四)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
    第二百六十三条
    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二百六十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村规民约向本集体成员公布集体财产的状况。集体成员有权查阅、复制相关资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