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刑为什么不能被废除
释义
    死刑不能被废除是因为:
    1、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矛盾突出,重大刑事案件频发,此时废除死刑,将降低刑罚的震慑力,不足以维护社会安定;
    2、中国民众几千年来都认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千古一理”是“王法”,如果现在废除死刑,会使许多人认为这是对罪大恶极者的放纵、对被害人生命的不尊重,会极大地影响人们对法律公正的信赖和信仰。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1] 死刑是刑法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作为一种刑罚普遍存在于各国刑法体系中。因为生命的宝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它成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故又被称为极刑。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判决的有关犯人通常都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在现实保有死刑的国家中,一般来说,“谋杀他人”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
    死刑曾遍存在于各国刑罚之中,自启蒙运动后,“是否废除死刑”这一议题在学术层面产生激烈讨论,并且在司法实践层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现行刑法保持“保留死刑、严格控制”的原则进行死刑的适用。现阶段我国死刑的执行一般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死缓),两种情况,并严格把控死刑核准。执行死刑条件由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故意杀人、绑架、抢劫、强奸、贩毒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
    死刑的特点具有惩罚性: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剥夺一个犯人生命的刑罚。威慑性:威慑和教育有犯罪企图者。安抚性:安抚受害者遗族。针对性:现代的死刑一般针对罪大恶极、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的犯罪分子。维护性: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以及人类伦理道德底线等。残酷性:最古老也是最严厉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