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离异,子女是否有义务抚养父母? |
释义 | 离婚后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赡养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父母离婚不影响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无论父母关系如何变化,子女都应履行赡养责任。赡养包括物质供养和精神关心,尤其对年老体弱的父母更应尽责。未成年子女或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同样,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赡养协议符合合同成立要件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具有法律效力。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和再婚。 法律分析 一、父母离婚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吗 子女对离婚后的父母有赡养义务。 父母离异孩子需要赡养父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义务不能被抛弃和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关系的变化而改变。即使父母曾无力抚养子女,子女在成年后仍负有赡养义务,且这种赡养义务是无期限的,也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即在物质上、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对父母要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和照料,尤其是对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有困难的父母,更应该自觉地履行赡养义务,使老年父母安度晚年。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赡养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赡养协议也是民事合同,只要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那么赡养协议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赡养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合法,也是公平的,对赡养人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 法律依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 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 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如果父母感情破裂,决定离婚,那么作为子女可以予以劝阻,但是不得以断绝父母关系或者不赡养威胁父母。父母在离婚后可以有再婚的自由。离婚后,父母是否再婚,与什么人再婚,都是父母的权力。子女不得随意干涉。 结语 子女对离婚后的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离异并不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子女应该在物质和精神上赡养父母,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父母更应该尽责。《民法典》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赡养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只要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即可生效。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及再婚事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