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诉讼的大致流程是怎样的? |
释义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包括确定被告、诉讼请求、证据和管辖法院等步骤。在诉讼过程中,原告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其诉讼主张。证据的可靠性是诉讼的关键。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管辖法院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审理期限根据案件类型而异,通常为6个月或3个月。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如下: 1. 确定被告:通常情况下,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人即肇事车主是被告。此外,基于保险合同关系以及《交强险条例》,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也是赔偿责任人。因此,在起诉时,至少存在两个被告,即肇事车主和负责赔偿的保险公司。 二、诉讼请求:诉讼请求即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原告的诉讼主张,整个诉讼程序也围绕着诉讼请求是否能够成立来进行举证质证、辩论。 三、证据很重要: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事实需要证据依托。案件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双方证据的质证认证过程。诉讼中有严格的证据规则,原被告双方必须按照固定的规则进行。 四、管辖法院:提起诉讼时,必须准确确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属于侵权纠纷,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五、审理期限: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 结语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包括确定被告、诉讼请求、证据和管辖法院等环节。其中,证据是诉讼的核心,而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属于侵权纠纷,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和被告双方必须按照证据规则进行质证和辩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