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姻中男方出轨,女方是否可以要求男方离开家? |
释义 | 夫妻共同财产应按法律规定平均分割,离婚时需考虑法定过错和照顾妇女儿童原则。净身出户并非法律术语,是民间说法,法院不会判决净身出户,但可通过谈判调解争取对方放弃财产。净身出户协议具备约束力,但分割财产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和原则。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财产处理权平等。离婚后,女方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综上所述,净身出户无法强制执行,离婚后财产分割需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首先,我们国家的《民法典》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均等分割,在平均分割,男方和女方一人一半的基础上,结合离婚的原因,是否存在法定过错,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原则下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就是法律的规定。 其次,我们来看净身出户的概念,法律上没有净身出户的这个词语,是老百姓自己的用语,大概意思就是一方放弃全部属于他的财产,把财产给与另一方i或者小孩所有,同时离婚,这就是净身出户。 虽然法院不会判决净身出户,但是通过种种手段,可以在谈判调解过程中,争取让对方主动放弃财产,达到净身出户的目的。但是如果对方坚持不肯调解让步,强硬到底,也是没有办法了。 签署的净身出户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干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因此,婚姻协议中“女方放弃工作专门照顾家庭,男方经济收入大部分上交女方管理”属于夫妻双方自由协商对家庭事务的分工安排,其属于道德约束范畴,不属于法律规范调整范围,假如有一方不遵守,另一方也不能据此诉之法律裁决执行。而对于“任何一方有婚外情都要净身出户”的约定,其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属于夫妻双方自愿签订,在夫妻离婚分割财产时是可以参照约定来处理的,但分割财产不得违反法律的硬性规定和原则。另外,“净身出户”并非法律术语,定义不明确,建议夫妻双方对“净身出户”的具体含义和内容约定得详细、清楚,避免产生争议。 综上所述。净身出户只不是是民间的说法,在法律上面并没有明确规定。即使是因为男方过错导致离婚的,离婚让男方净身出户也是不可以的,这并没有法律依据。如果男方存在出轨等过错,双方在分割完财产后,女方可以向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也就是平日所说的精神损失费。 结语 结论: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应根据平等分割原则,并结合离婚原因、法定过错、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原则进行分割。虽然法院不会判决净身出户,但在谈判调解中可以争取对方主动放弃财产以达到净身出户的目的。净身出户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对共同财产有平等处理权。婚姻协议中的分工安排属于道德约束范畴,而净身出户约定可参照约定处理,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原则。因此,净身出户并非法律术语,建议双方详细约定其含义和内容,避免争议。最后,如果男方存在过错,女方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