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发生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
释义 | 医疗纠纷处理、原因及赔偿确定方法。医患可协商调解,无法解决可向卫生行政部门请求处理,也可提起诉讼解决。医疗纠纷原因包括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忽视患者权益与沟通不良。赔偿金额根据具体案情和受害者实际损失确定,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伤残生活补助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和精神损害赔偿等。 法律分析 一、如果发生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发生医疗纠纷,首先可以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一般会再次协商调解。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诉讼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而现实中,诉讼往往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患方在医疗纠纷中如何诉讼进行法律上的指导。 二、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对医疗行为缺乏从法律层面去认识和思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医疗行为操作常规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2.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练医护人员因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在临床上很多见。 3.忽视患者的权益,缺乏与患者的沟通临床上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沟通观念、知识和技巧,对医患沟通不重视,只重技术操作,而轻沟通和理解。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发展、转归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向患者或家属通报病情,预后交待不清。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能力差,以至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服务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影响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导致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引发的医疗纠纷。 三、医疗纠纷的赔偿金额是怎么确定 对于医疗纠纷的赔偿的具体金额要是依据具体案情以及受害者的实际损失而定,医疗赔偿依照法律规定一般包含在该医疗机构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支出,营养费,误工费,陪护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如果医疗机构的过错致使患者残疾的还要赔偿伤残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三十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如果致使患者死亡的还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 结语 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多样,包括协商调解、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诉讼解决。在实际中,诉讼常被选为首选途径。对于医疗纠纷的赔偿金额,具体根据案情和受害者的实际损失而定。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用、营养费、误工费、陪护费等,严重伤残还需赔偿伤残生活补助费,致死还需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包括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忽视患者权益等。在医疗纠纷中,法律的指导对患方尤为重要。 法律依据 第二十八条 医师应当使用经依法批准或者备案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采用合法、合规、科学的诊疗方法。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师岗位责任、内部监督、投诉处理等制度,加强对医师的管理。 第二十九条 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