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出庭做伪证是否犯法?
释义
    出庭作伪证是违法行为,且严重情节可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证人证言必须经过双方质证和查实后方可作为定案依据。法庭发现证人作伪证或隐匿罪证,应依法处理。所有了解案情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生理、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无法辨别是非的人不能作证。询问证人时应告知其如实提供证据和证言,以及作伪证或隐匿罪证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出庭作证时作伪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第一百二十五条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拓展延伸
    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处理方式
    伪证行为是指在法庭等司法程序中,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作出虚假陈述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伪证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十分严重。一旦被发现,伪证者可能面临刑事指控,被判处刑罚,包括罚款、监禁甚至可能导致声誉受损。此外,伪证还可能导致原本无辜的人受到不公正的定罪,破坏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对于伪证行为,司法机关会采取严厉的打击和处理措施,包括彻底调查、收集证据、起诉并进行公正审判。因此,为了维护法治和公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确知道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并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参与或支持任何伪证行为的发生。
    结语
    伪证行为严重违法,甚至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证言必须经过质证和查实后方可作为定案依据。法庭一旦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将依法处理。伪证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刑罚和声誉受损,还会破坏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为了维护法治和公正,我们每个人都应明确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杜绝伪证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五条 证人出庭作证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证人出庭作证费用。证人有困难需要预先支取出庭作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证人的申请在出庭作证前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七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五条 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