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正义的征途——法学博士后的诉讼手记(77) |
释义 | 【我的讼No.195】顾问单位租赁合同案 这个案子的被告公司原来规模很大,鼎盛时员工8000余人,在新加坡上市,董事长家族还因此进入各种富豪排行版。当事人是他们厂房的出租方,我刚开始知道他们拖欠租金是在起诉前几年,当时不过欠了300余万元,到当事人要我向他们发律师函催租时,金额已经去到1000余万元,不过,后来他因经营不景气,分租一半厂房给其它公司,拿着别人的钱又还掉几百万租金,至我起诉时,租金余额还剩700余万元。 我向法院起诉之后,被告方马上联系了我。他们有一位副总是北京人,跟我在法院谈妥了和解方案,将700余万租金分为14期支付,每期支付近60万元。当天下午,他们的副总带了授权书和公章到法院,我们双方签了调解笔录,法院出了调解书。 调解过后,他们还是没有能力还款,不过,他们的董事长找了当地的镇长来跟当事人说情,当事人便没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样又拖了将近一年,拖欠的房租又累加到1000万元以上。当事人不愿意再等,我代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后,他们的董事长又过来求和,说他在深圳还有别墅值4000万以上,愿意提供执行担保,我便同他又做了执行和解,将他列为保证人。 不料第一期便还不上,我们马上申请恢复执行,并申请追加他们的董事长作为被执行人。被告公司已经停止经营,他们的债权人陆续向法院起诉并申请执行,有一部分申请执行人是风险投资方,他们在这个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慷慨地向它输血,以为可以救活它,不过没能如愿。法院组织了几次债权人会议,谈债务重组的问题,没有成功。 接下来便面临员工讨薪的问题。这家公司其实在此前6年便已经经营状况糟糕,但一批管理层员工仍跟着董事长干了好多年,欠薪主要是欠他们的,有些欠得多的还成为股东了。我跟他们副总协商时,便笑他是老板,因为他也是股东之一,他说那是因为公司欠他的工资,董事长就用股份抵了他的工钱。 管理层的工资仍欠100余万元,加上经济补偿金可能超过300万元。按照广东的政策,倒闭企业的房东有垫薪的义务,但是毕竟是垫付,房东一般都会将工资打折,比如只付五六成。这些人都是管理层,人数也不多,看到公司的设备还能卖几百万,应该足以支付他们的劳动债权,他们也想多拿回一些钱,便没有找房东闹事,直接去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 当事人公司不希望厂房被查封,因为倒闭企业的执行程序往往会拖上几年时间,要是空租几年,那将是很大的租金损失。我便找到执行法官,要求腾空厂房,由我们另行提供场地放置机器设备,并负责保管。法官说这些机器设备将来肯定会抵债抵给那些员工,你们要跟员工去谈,我又联系了他们的副总,到他家里跟他签了协议,他代表其它员工,同意将设备移至其它场地保管。 在他家里,我问到他们董事长的情况,副总说:老王被抓了。我大吃一惊,问他因何原因被拘。他说员工去劳动局讨薪,他打电话告诉董事长,董事长没当回事,说一声“知道了”就挂了电话,几天后回到东莞便被刑拘了,涉嫌罪名是恶意欠薪。 100来万对他们董事长来说是很小数目的钱,不料他竟然因为这点钱被刑拘,真是让人唏嘘。我去他们董事长办公室跟他谈过两次,后来又多次跟副总交涉,发现一直都没有律师出现,我猜测他的被抓可能缘于没有律师的专业意见而自己不太懂法,他没想到欠这点钱也会坐牢。厂里的设备还值几百万,把设备卖掉,也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呀。 这个案子对当事人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当初只欠两三百万时,我便催他们赶紧起诉,他们一直下不了决心,让被告拖了几年,把房租欠到千万余以上。等到当事人决定要处理这个事情时,发现自己已经非常被动了,因为很大概率会是租金收不回,还要帮这个公司垫钱发工资。可见,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我听当事人公司的人说,被告最辉煌的时候,跟当事人公司大老板夸下海口,要他尽管建厂房,建多少他都能消化掉。当时的他,真是盛极一时,顾盼自雄。到后来行业不景气,欠了很多钱,我们都担心他会跑路的情形下,他又带着员工苦熬了很多年。后来公司还引入了风险投资,还改了名,但终究没能扭转乾坤,只好黯然离场。企业家的故事,便是这样的让人感慨。 作者:周晓明,经济法博士,法学博士后,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执业领域为公司与股权、争议解决、计算机及数据、刑事辩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