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为什么工伤48小时以上不能认定?
释义
    为什么工伤48小时以上不能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48小时"成为工伤认定的硬杠杆。工伤赔偿标准是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20年增加到80多万元,而疾病死亡赔偿最多也就几万元,差别很大。
    
    工伤认定
    为什么是48小时,而不是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这主要是因为48小时是参考医疗救援的黄金时间。但是抢救过程复杂,简单的以48小时为界,真的很不人道,违背道德观念,感情上也不合理。很多网友表示,工伤的根本特征在于“三工”:由于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地点不应完全由抢救时间决定。更多的网民直接呼吁修改《工伤保险条例》。
    2016年,梁某某因公出差死于返程途中,因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未被视为工伤。家属通过法律途径上诉,最终在二审中被判定为工伤。认为梁某某被认定为工伤,因为法律对死亡认定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应该从有利于保护员工的角度进行解释。
    结论:工伤是否认定,应当回归“工伤”认定本身。只要劳动者从事工作造成伤害,就属于工伤。目前,我国法律对死亡判断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脑死亡时,其死亡是不可逆的。持续治疗只能延缓临床死亡时间。工伤认定应以“脑死亡”为判断标准。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工伤认定中不应对劳动者进行不利的解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