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定刑标准是怎样的 |
释义 |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定刑标准为:犯此罪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构成的特定时间是战时,平时有上述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一、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怎么判 行为人若是构成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所有的军人。 二、中国对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既遂 若是行为人构成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且既遂,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军的作战利益。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对作战利益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 三、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的量刑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的量刑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般情况下,只要行为人有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产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 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第四百三十四条 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