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十多年前的房子纠纷,过了诉讼时效咋办 |
释义 | 一、十多年前的房子纠纷,过了诉讼时效咋办 如果诉讼时效过了,很可能丧失胜诉权。 1、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2、法院受理后,如果被告没有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法院正常审理; 3、法院受理后,如果被告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则法院需要查明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事由: (1)如果查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则法院正常审理; (2)如果查明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则法院会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此时原告丧失了“胜诉权”。 二、常见的诉讼时效 1、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最长20年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诉讼时效过期的,怎么办? 寻找、提交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证据,证明案件在诉讼时效期限内; 1.与对方进行对账,最终签订《对账单》等文件; 2.与对方沟通还款事宜,最终签订《还款计划》、《还款承诺书》、《还款协议》或其他文件; 3.采取多种方式催告对方还款,并保留相关催告记录,建议尽量采用实名制的容易留下痕迹的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催告,或者采取EMS函件的方式催告; 4.委托律师发《律师函》的形式催告。 医疗纠纷,可以考虑司法鉴定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较短,一般为1年,有时一不小心就错过了。 此时,可以考虑通过“司法鉴定”的方式,使诉讼时效的“起点”推迟到鉴定意见出来之日。(注:该方法在部分案件得到支持,但仍建议慎用) 医疗纠纷涉及到专业知识,普通人一般很难知道自己的权利“是否受到侵害”,以及“何时受到侵害”,需要委托法医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如因果关系、伤残等级、护理期、营养期……等),待鉴定意见出来了,才知道权利被侵害。 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起诉;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法官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如原告穷尽各种联系方式,仍无法联系到被告,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起诉。 根据相关规定,被告无正当理由缺席的,视为放弃答辩权,法院可以正常开庭审理案件,判决原告胜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