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胡延美律师谈“纠纷、侵权与犯罪”
释义
    作者:胡延美律师 北京德和衡(武汉)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部主任,培训主任
    胡延美谈“纠纷、侵权与犯罪”:昨天陪顾问单位一起去派出所报案,所长亲自接待了我们。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所长的真诚和负责任,没有丝毫推脱的意思,因为他讲了三点:1、等副所长回来,该案的难度超出了其他人的专业能力;2、我们会抓紧报到法治,让他们进行专业评判;3、能刑事立案,一定刑事立案;不能刑事立案,我们也一定依法下达不予立案决定书,将程序搞规范,为你们进一步主张权利提供路径。很显然,他对该案是否构成犯罪存在非常大的疑惑,无法准确判定。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被报案人的行为具有非常强的正义性,带有非常明显的维护合法权利的动机和属性。我顾问单位租了被报案人八十多个广告位,因疫情原因拖欠了对方数百万的租赁费无力支付,结果被报案人就组织人员将我们20多个广告位上的广告强行铲除了。怎么评价这个事情?民事纠纷、侵权、还是刑事犯罪?我的身份和立场,决定了在这件事情上,我必须选择犯罪这个选项。所以,我必须补充提交一份法律意见,以阻止法治部门以民事纠纷为由作出不立案的决定。我的论方案如下:1、所谓的纠纷是指存在争议或争执,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其是对涉案双方利益、观点不一致的现状所做的客观描述。仅仅描述现状,而不对其进行评判,是没有评判职责的非司法机关才能有的态度,公安机关无权这样做,否则就构成了不作为。所以对于纠纷,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必须进行评判和划分,在合法行为、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刑事犯罪中作出判断和选择,并根据最终的判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民事纠纷为由做出不刑事立案的决定,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认为其属于民事侵权,严重程度上达不到犯罪。在这里民事纠纷当做民事侵权理解。第二种意见,该案是因为民事原因引起的纠纷,公安机关不做评判。如果是这种理解,其本质就是不作为,通俗的讲就是“不对所报案件进行法律判断和定性”,事实上,公安机关没有这个权利。所以公安机关只能以所报案件属于合法行为、民事侵权、行政违法为理由拒绝刑事立案,绝对不能以属于民事纠纷为由不进行刑事立案。2、以强制的手段对他人的自由、财产进行处分,是公权力机关才有的权利,其他公民只有在法定的自力救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情况下才能为之。《民法典》第1177条规定:“合法益权‬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不且‬能及获时‬得国家关机‬保护,不立即采取施措‬将使其合法益权‬受到以难‬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在以‬保护自己合法益权‬的必要范围内取采‬扣留侵权的人‬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请即‬求有关国机家‬关处理。受人害‬采取的措施当不‬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当‬担侵权责任 ”。显然被报案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力救济的情形,当然也不符合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情形。所以其一定是违法的。一定归属于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刑事犯罪中的一种。3、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刑事犯罪最本质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被报案人的行为显然已经达到了破坏生产经营罪规定的严重程度和所有的犯罪构成,所以,其一定构成犯罪。4、被报案人的行为在结果上具有一定的公正性,行为本身具有自力救济的动机,只能放到其主观恶性比较低,犯罪情节较轻中评价。不能作为豁免犯罪或不构成犯罪的理由使用。综上,我认为被报案人一定构成刑事犯罪,该案不存在任何争议。
    【未完待续,请持续关注下一篇文章】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所在单位名称】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