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逃逸罪构成条件 |
释义 | 交通肇事后逃逸由以下条件构成: 1、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2、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3、除此之外,肇事人还应当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一、逃逸会扣多少分 逃逸扣12分。 逃逸如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可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考取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3、客体要件,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的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界定有以下几种: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二、行为人是否构成肇事后逃逸的情况有哪些 行为人是否构成肇事后逃逸的情况有: 1、检查行为人是否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不仅要看行为人的供述,还要客观判断行为人是否知道时间、地点、路况、知识和经验,从而确定是否构成逃逸; 2、检查行为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调查的主观目的,包括逃避刑法调查、逃避民事法律调查和行政法律调查; 3、检查行为人是否客观地逃离现场。只有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才能在处理机关首次处理前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在本规定中建立逃逸。 三、发生交通事故如果不知情算不算逃逸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是不算肇事逃逸的。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