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司名称侵权如何处罚,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释义
    侵犯企业名称专用权的行为将面临责令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等法律制裁措施,被侵权人可向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或直接起诉至人民法院。
    法律分析
    1、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2、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3、没收非法所得;
    4、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公司名称专用权受到侵犯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的,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拓展延伸
    公司名称侵权纠纷解决的最佳实践
    公司名称侵权纠纷解决的最佳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发现他人使用与自己公司名称相似的商标或商号时,应及时采取行动。可以通过律师发出警告信,要求对方停止使用侵权名称,并保留相关证据。其次,如果警告信无效,可以考虑提起侵权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的使用侵权行为,并寻求法院的支持。此外,可以尝试通过调解或仲裁解决纠纷,以避免长时间的诉讼过程。最后,为了预防公司名称侵权纠纷,建议在公司注册时进行充分的商标搜索,确保自己的公司名称不会侵权他人权益。同时,定期监测市场上的同类商标,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以上实践,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公司名称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公司名称侵权纠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为了预防侵权纠纷,建议在公司注册时进行商标搜索,并定期监测市场上的同类商标。通过以上实践,可以更好地保护公司名称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22修正):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2: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