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律师解读:从吴谢宇弑母案谈我国死刑执行流程 |
释义 | 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在2023年5月3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当庭做出维持死刑原判后迎来新进展。吴谢宇的代理律师披露,其已经向最高法提交了不核准吴谢宇死刑的申请,吴谢宇对杀害母亲的行为已认罪悔罪。那么,我国死刑从宣判到执行到底需要经过哪些流程? 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指被告人在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缓期执行,并不是马上被执行死刑,而是复核后才能执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相关规定,死刑复核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复核程序。其中,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属于我国两审终审制的例外。 执行死刑命令 死刑命令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裁定维持死刑后,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的命令。由最高院签发的死刑命令先会送达至高级人民法院,再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第一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会在七日以内执行死刑命令。 会见亲属 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会告知罪犯可以申请会见其近亲属,但需要提供具体联系方式。如果人民法院无法与罪犯的近亲属取得联系或者近亲属拒绝会见,应当告知罪犯。罪犯还可以要求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留下遗言。 交付执行 在执行当天,法警会去看守所带着罪犯到审判厅会见家属。会见家属完毕后,拉去刑场。在刑场,会有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的检察官临场监督。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死刑犯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执行方式 我国死刑一般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枪决是指向罪犯头部或心脏开枪射击将其击毙。如果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枪决,由司法警察执行;如果人民法院没有条件执行枪决,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注射是指向罪犯静脉注射巴比妥酸盐、肌肉松弛剂、氯化钾等化学药剂将其致死。若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执行后的善后工作 执行死刑前会向社会公开宣布执行死刑的事实,但是不会让公众在现场观看执行死刑的过程。执行后,由法医进行验证,确认罪犯是否已经死亡。在场书记员会如实记录执行情况,并由在场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同时拍摄罪犯被执行前后的照片,上报最高人民法院。罪犯的骨灰将在一定期间内通知家属领走,因民族、宗教等原因不宜火化的,家属可以将其尸体领走。 作者简介:安启博,硕士学历,现北京执业律师、合伙人律师,前央企法律工程师,上市民营企业法务总监,具有计算机、自动化、法学复合学科背景,阅历丰富,学识深广,涵养深厚,擅长疑难重大、法律关系交叉复杂案件处理,重信守诺,值得托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