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离婚买房犯法么 |
释义 | 假离婚买房可能不犯法,但可能面临不利后果。假离婚分为通谋离婚和欺诈离婚两种类型,通谋离婚较为常见。欺骗配偶办理离婚的离婚协议是无效的,因为其意思表示不真实。 法律分析 一、假离婚买房犯法么 假离婚买房一般不犯法。 假离婚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的后果。考虑到双方办理离婚是为了规避限购政策,因此应该有一个前提,也即夫妻有一方名下有一套或多套房产。因此,在双方离婚之后,名下没有房产的一方重新购房产,其登记所有权人只能是一人,另一方是不能成为共有人的,也即房产证是办理购房一方的名下。如果双方事后因这套房产产生纠纷而诉诸法庭,显然对于房产的权属问题,房产的登记所有权人是占据有利条件的,如果另一方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为实际出资人或共同出资人,亦或法庭调查核实清楚双方”假离婚“的背景而考虑此实际情况判定房产仍为双方共有,则不是登记所有权人的另一方很可能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二、假离婚有哪些类型 假离婚有如下两种类型: 1.通谋离婚,是指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 2.欺诈离婚,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 假离婚既可以发生在登记离婚程序之中,也可以发生在诉讼离婚程序之中。前者为假离婚登记,后者为假离婚调解协议。但现实生活中以通谋离婚为多数。 三、欺骗配偶办理离婚,离婚协议有效吗 欺骗配偶办理离婚,离婚协议无效。签订离婚协议时行为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离婚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因为配偶是被欺骗所签订的离婚协议,那么因其意思表示不真实,所以离婚协议不满足法定有效要件而无效。 结语 假离婚买房一般不犯法,但可能面临不利后果。对于假离婚的房产权属问题,登记所有权人占据有利条件,另一方未能提供充分证据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假离婚有通谋离婚和欺诈离婚两种类型,通谋离婚较为常见。欺骗配偶办理离婚的离婚协议无效,因为其意思表示不真实,不满足法定有效要件。在处理假离婚相关事务时,应谨慎考虑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四百五十条 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六条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二十条 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